中国碳市场建设成效与展望(2024)

郭太侠4个月前 (01-12)碳中和149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工具。碳排放权交易(以下简称碳交易)通过显性碳定价原则,也称“污染者付费”原则,将排放的负外部效应内部成本化,为处理经济发展与减排关系难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与传统的行政管理手段相比,碳交易具有良好的政策兼容性、区域和行业拓展性以及金融衍生性,在全球得以广泛应用,发展势头不断增强。截至2023年1月,全球共28个碳交易体系已经生效,20余个正在开发或设计。碳市场已覆盖了全球约17%的温室气体排放量、1/3的人口和55%的GDP,实施区域已从发达国家逐渐扩展至发展中国家。

中国一贯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中国自2011年起先后建立8个试点碳市场,经过近十年实践,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启动上线交易,首批纳入2162家发电企业,首年覆盖排放量超45亿吨。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4.42亿吨,累计成交额249.19亿元。全国碳市场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制度规则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全面提升,数据质量大幅提高,企业减排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有力支撑了中国“双碳”工作沿着“1+N”政策体系确定的方向和路径持续推进。

本报告回顾2023年全球主要碳交易体系发展进程,着重分析中国全国碳市场建设进展成效,并对全国碳市场下一步建设进行展望。

来源:北理工

报告节选内容如下:


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