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全球银行业年度报告(2020)

郭太侠3年前 (2021-03-15)地产金融873

四成银行在创造价值,而六成银行在毁灭价值,二者区别何在?简言之,无外乎地理位置、规模、差异化和商业模式。

先说地理位置,我们发现银行所在地对其潜在估值的影响力接近70%。例如美国银行业的收益率比欧洲银行业高出近10个百分点,显示出截然不同的环境带来的影响。再说到规模,我们的研究证实,与多数行业一样,银行的规模与收益通常有正相关关系,无论这种规模优势是在国家、地区还是客群层面。尽管一些拥有独特价值主张的小型银行也实现了可观的回报,但这只是例外,并非常态。另外,商业模式本身的局限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以证券行业的经纪业务为例,其利润率和业务量在本轮周期中大幅下降。即便是地理位置优越、规模领先的证券公司,其收益仍然低于资本成本。

那么下一步该怎么做?每家银行既具备经营优势,也在所在市场和业务模式上存在局限。我们基于这两个维度识别出以下四类原型,帮助全球银行业在后周期时代找准起始点,确立优先要务:

领先型。全球20%的银行创造了整个行业新增经济价值的近100%。这些银行颇具规模,在某一国家、区域或客群占有庞大份额,且在有利的市场条件下开展业务。此类银行的当务之急,是把资本和资源合理地投资于创新并进一步扩大规模,为下一轮周期做好准备。

稳健型。近25%的银行在颇具挑战的市场环境下仍能保持领先地位,其中包括许多欧洲银行。此类稳健型银行应当通过生态圈战略拓展业务布局,在现有客群和产品之外开拓新的领域,并通过创新提升差异化水平。

跟随型。约20%的银行虽身处有利的市场环境,但既未实现规模化经营,业绩也不及同行。此类银行易受到下行周期的冲击,亟需迅速行动扩大现有业务规模,转变商业模式以实现差异化,并大幅削减成本。

受困型。全球约有35%的银行规模不足,受困于不利的市场环境,其商业模式也存在缺陷,形势可谓极其严峻。此类银行如果无法彻底重塑自我,那么要想抵御经济下行的冲击,仅剩的选择就是与类似的银行合并,或将自身出售给一家与其业务互补、实力更强大的银行。

目前风险成本处于历史低位,但仍有60%的银行在毁灭价值,以这种状况迎接即将到来的经济下行周期是非常糟糕的,银行需要大胆行动、扭转局面。对于银行而言,这可能是本周期内它们迅速重塑商业模式并进行外延式扩张的最后一次机会。富有创造能力的银行会在下一轮周期中成为领导者,其余的恐怕会沦为历史的注脚。

本报告基于麦肯锡旗下银行业研究机构——麦肯锡全景数据库Panorama的数据和洞见,以及全球客户和从业者的实践经验撰写。

麦肯锡全球银行业年度报告(2020)


麦肯锡全球银行业年度报告(2020)


麦肯锡全球银行业年度报告(2020)


麦肯锡全球银行业年度报告(2020)


麦肯锡全球银行业年度报告(2020)


麦肯锡全球银行业年度报告(2020)


麦肯锡全球银行业年度报告(2020)


麦肯锡全球银行业年度报告(2020)


麦肯锡全球银行业年度报告(2020)


麦肯锡全球银行业年度报告(2020)


麦肯锡全球银行业年度报告(2020)


麦肯锡全球银行业年度报告(2020)


麦肯锡全球银行业年度报告(2020)


麦肯锡全球银行业年度报告(2020)


麦肯锡全球银行业年度报告(2020)


麦肯锡全球银行业年度报告(2020)


麦肯锡全球银行业年度报告(2020)


麦肯锡全球银行业年度报告(2020)


麦肯锡全球银行业年度报告(2020)


麦肯锡全球银行业年度报告(2020)


麦肯锡全球银行业年度报告(2020)


麦肯锡全球银行业年度报告(2020)


麦肯锡全球银行业年度报告(2020)


麦肯锡全球银行业年度报告(2020)


麦肯锡全球银行业年度报告(2020)


麦肯锡全球银行业年度报告(2020)


麦肯锡全球银行业年度报告(2020)


麦肯锡全球银行业年度报告(2020)

1.png